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,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创业,要继续做好“六稳”“六保”工作,帮助他们特别是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、恢复发展。江苏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要求,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,着力稳定壮大实体经济,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通过辛勤劳动和创新创业增收致富。江苏拥有超过300万户的中小微企业、超过900万户的个体工商户,这些市场主体是江苏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。要稳住这个基本盘,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,发挥好金融支持的关键支撑作用,聚焦聚力、务实给力,持续加大融资支持力度,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、扩面、降价。
聚焦增量扩面,“指导+激励”强化金融总量支撑
面对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,稳定市场主体关键是要稳住资金链,要发挥金融系统的主观能动性,保持好普惠小微贷款的稳定多增趋势,以有力的金融支持稳定市场主体信心。
主动发力,营造适宜货币金融环境
坚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导向不动摇,聚焦江苏普惠小微领域的发展实际,突出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,更好统筹跨周期调节和逆周期调控,引导金融机构将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作为稳定信贷增长的重要发力点,在保持全年均衡投放的基础上,推动政策发力适当靠前,想方设法增加普惠小微领域的信贷投放,确保2022年全省普惠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、贷款增量高于上年同期,形成金融支持普惠小微发展的良性循环。
接续引导,发挥政策工具激励作用
按照国务院对两项直达工具接续作出的政策安排,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将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,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并入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。要认真贯彻执行新出台政策、平稳接续,激活政策工具内嵌的激励机制,以“真金白银”的激励资金,有效调动金融机构的工作积极性,更加主动地挖掘新客户需求,保持普惠小微贷款投放力度不减、节奏不变,努力做大普惠小微贷款增量,提升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投放比例。
激励考评,增强信贷投放内生动力
准确把握强化普惠金融服务的政策内涵,引导法人金融机构把握政策窗口期,加大小微金融债、二级资本债等债券的发行工作,有效补充资本实力,壮大信贷投放能力。同时,优化政策评价和激励机制,积极开展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,将首贷、续贷、信用贷等普惠小微企业支持情况,纳入金融机构执行人民银行政策评价,强化评估和评价结果运用,努力将政策导向切实融入金融机构日常经营。
聚焦精准直达,“走访+撮合”助力金融服务下沉
小微市场主体面广量大,增强金融支持效能必须借鉴“大数据+网格化+铁脚板”的工作方法,从银行和企业两端发力,推动金融机构下沉人员,缩短服务链条,送政策、送服务、问需求,着力构建直达基层的金融服务网络。
实施“大走访”行动,着力打破银企沟通壁垒
建立健全金融服务顾问工作机制,督促各金融机构组建专业化的金融服务顾问团队,推广运用金融顾问APP,打造“线上+线下”一体化的金融服务顾问体系。重点围绕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住宿餐饮、文化旅游等行业企业,构建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,推动金融机构广泛开展扫街、扫楼、主题沙龙等走访对接活动,为市场主体提供零距离金融服务。
运用“大数据”筛选,着力打破银企信息壁垒
总结推广泰州市首贷中心建设经验,聚焦企业“首贷难”和金融机构“获客难”的双重矛盾,结合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推介,推动各级人民银行创新整合国库、征信等部门数据,精准定位有效无贷市场主体,分层分类发布重点走访名单,明确对接银行责任,深入摸排经营和融资需求情况,确保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应贷尽贷、可贷快贷。
依托“大平台”撮合,着力打破银企服务壁垒
联合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大力推广江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,运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,打造常态化、便捷化、网络化“永不落幕”的小微企业线上对接平台,推动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金融扶持政策一站式获取、融资需求一键式解决,实现融资需求和金融供给的精准匹配和高效对接。
聚焦降本增效,“赋能+创新”精准满足市场需求
坚持需求导向,针对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“短、小、频、急”的信贷需求特点,进一步加强征信赋能,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,切实提高普惠小微金融的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征信赋能让融资更可得
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与市场化征信机构和地方信用信息平台的合作,畅通信息共享渠道,提升信用信息共享质量,降低信用信息获取成本,特别是整合中小微企业工商注册、税收缴纳等政务数据和水、电、气等公用事业数据,推动信用信息安全集约高效应用,实现对中小微企业精准画像,提升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精准度,让“信用数据”切实转化为小微企业“融资资本”。
金融创新让融资更便捷
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,推动金融机构强化银税互动,深化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,在提高客户识别和信贷投放能力的基础上,大力推广“助业快e贷”“税易贷”“云电贷”等系列纯信用、纯线上贷款产品,有效丰富普惠小微金融产品供给,提升融资便利度。积极探索金融科技赋能,发挥宿迁市移动服务端“扫码”融资等特色产品的示范引领作用,着力打造普惠小微便捷贷款的“绿色通道”。
成本降低让融资更亲民
持续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改革,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内部转移定价(FTP)机制,将LPR内嵌其中,建立差异化、精细化利率定价体系,引导金融机构利率稳中有降,为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营造良好的利率环境。同时,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,用好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,积极扩大富民创业担保贷款等“政银担”合作规模,以政府增信以及奖补政策支持,助力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有效“双降”。
聚焦长效提升,“政策+机制”凝聚统筹推进合力
以建立健全金融机构“敢贷、愿贷、能贷、会贷”长效机制为核心,以普惠小微金融支持长效化提升为目标,强化政策、资源、力量配备的全方位集聚,着力完善融资服务和配套机制,进一步优化金融营商环境。
政策协同凝聚发展新优势
会同省级相关部门从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、金融服务提质增效、定价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完善政策措施,引导金融机构提高政治站位,强化使命担当,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。同时,依托省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,凝聚14个省级部门的“几家抬”合力,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、财税、社保、就业等政策的联动配合,聚焦财税支持、信息共享、融资增信、风险分担、金融生态建设等发展难点和关键堵点,持续优化扶持政策体系。
制度完善注入发展新动能
完善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推进机制,常态化推进信用贷、首贷增量扩面行动、科技赋能小微金融行动、征信小微促融行动等,深化“贷动小生意、服务大民生”专项活动,增强普惠小微发展的内外部协同。强化常态化跟踪问效,建立全省季度金融形势分析制度,搭建政策宣传、经验交流和督查通报平台,统筹做好典型引领与通报约谈,进一步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。
机制再造激发发展新活力
全面深化中小微企业(含个体工商户)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,引导金融机构不断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,推动普惠金融在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中的权重进一步提升。积极落实和改进贷款尽职免责内部认定标准和流程,全面提高小微信贷从业人员免责比例,扫除后顾之忧,有效激发普惠小微信贷业务开展的积极性,让普惠小微金融发展更加有力、更可持续。